SEARCH

什么是旅游吸引物?

最近关注到了旅游吸引物这个概念,发现对这个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偏差,找了一些参考资料,也顺便梳理下认识。

旅游吸引物(tourist attractions),是旅游产品的要素,它吸引游客,决定游客选择旅游的地点,一般分为地点吸引物(自然吸引物)和事件吸引物(人造吸引物),前者如风景名胜、历史文物、气候等,后者如古镇,滨海,活动,盛会等。

来自《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第四版

定义告诉我们,旅游吸引物是吸引游客去旅游的地点,事物,活动等内容,是促使游客做出旅游决策的原因,所以,其实叫游客吸引物可能更好理解。

网上找了一张图,表达的还是蛮清楚的

那游客吸引物的背后是什么那?

我认为是脱离自己熟悉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去短暂体验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愿望。

也有专家称之为非日常的生活体验,这种体验带有区域性,个性化以及时代感。

区域性就是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比如对于住在杭州的人,西湖对她的吸引力就大打折扣了,因为去过太多次了,太熟悉了,没有新的体验,感觉了。所以,大家都要去没去过的地方看风景,体验风情。

个性化是不同人的非日常观感是不一样的,可能年轻的喜欢鼓浪屿,大理,丽江;而中年人向往大漠,草原,海边,到了老年客群,更习惯于在家附近的公园,历史古迹寻访过往的记忆。从这个意义上说,游客吸引物的打造要兼顾不同客群的偏好,有主次之分的。

而时代感则是旅游吸引物是要持续更新的,如同当下大家都提及的旅游从观光到休闲、度假的转变过程中,传统的自然山岳类吸引物的吸引力在下降,而各种网红玻璃桥类的人造景观增加,其实就是顺应游客新的需求变化而生,这样才能持续去保持吸引。

摘自 旅游吸引力分析及模型 论文

从旅游吸引物到发生真的旅游决策、行为之间还有若干的过程及条件,因为只是感兴趣,想体验并不够,还得有时间,有支付能力才行。

完整的旅游流程一般都是如下这样:

我先前看到或听说了各种关于江南水乡的故事,然后对江南水乡形成了一种特别的向往(兴趣),想着找时间一定要一探究竟。终于在一个假期里安排了这个出游计划,在合适的时间到XXX水乡体验了一次,进而获得美好的或者槽糕的印象,最后强化了对江南水乡的感情:更加推崇或者嫌弃它。

在这个过程中第一个环节跟最后一个环节是紧密相关的,你要经由各种营销手段达到出圈的效果,才会让潜在消费者知道你,尤其是知道你的好才有接下来的一系列事情。

问题是怎么出圈?

我想唯有打造超出游客期望值的旅游产品来这个途径了。只有凭借这种旅游吸引物才能勾起游客兴趣,让游客看了有感觉,能产生有层次的情感张力,然后达到出圈的效果。

试着描述下这种情感的递进过程:

一般我们去往一个地方旅游,在进入景区的时候,首先会是一种新奇的感觉,毕竟没来过,所以总能找到一些新奇感。

这种新奇会随着游览的过程逐步弱化,这时就要唤醒另一种感觉---美感(通俗点说是颜值高),比如发现某个景点特别漂亮,有家店面的设计特别独特,尤其是如果这家店的其背后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那就更好了,….

审美感的要求是很高的,需要极高的文化艺术修养,需要对景观,建筑,饰物,细部等都有全方位的把控,以及品质上的坚持才行。这种审美的结果就是游客各种自发的拍照打卡。所以,其实可以通过逛完一个地方后你是否会情不自禁的发朋友圈来做为评价其旅游吸引力水平的标准。

最后,还需要一点震撼感,这是对极致美的发自内心的认同、感慨,进而情不自禁的去膜拜,去安利。当然能做到这点的相当少,退而求其次,能留下记忆点都已经不错了。

以上所有从整体上其实是强化了旅游吸引物这个概念,让她能更深入人心,广为人知,这就形成了一个良好正向的循环。

反之就是负面的循环,结果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