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煙台海灘退潮后現大量海鮮,有人撿了 30 斤蝦,為何會出現這一現象?

近日煙台一帶的人們可算是享足了吃海鮮的口福了,從10月5日開始,煙台的牟平區、高新區等地的沿海海灘上不知怎麼出現了大量的海腸,密密麻麻多的數不清,消息傳開後人們紛紛趕赴海灘,畢竟韭菜炒海腸的美味是難以抗拒的。

於是大量的煙台市民來到海灘上日夜撿拾,白天人們迎著北風忙得不亦樂乎,晚上打著手電筒撈海腸,數千把手電筒不停閃爍,海灘上亮成一片,不少人一晚上就撈了上千斤,這可真是實現了「海腸自由」了,自己家一時半會肯定是吃不完的,不過這東西價格不菲,視質量15~70元一斤不等,不少人還從中小發了一筆。

然而更可喜的是海腸在海灘上出現后,瀘沽蝦也跟著上岸了,人們都說這真是老天爺給送海鮮吶!

​一位煙台女子表示路過海灘時被大量的瀘沽蝦驚到了,含淚撿了30斤,回去清蒸麻辣鹽焗干煸,換著法做能吃好幾天,送給親戚鄰居吃也相當有面子。這東西鮮活的每斤價格可賣到60~90元,據說有些人甚至撿了數百斤,賺得比撿海腸還多。

海灘上出了海腸出海蝦,這免費送來的海鮮已經夠豐盛的了,沒想到螃蟹也沒缺席,海邊不但能撿到海腸和海蝦,還能撿到螃蟹,10月6日最多,不少人在煙台海灘上發現了大量的螃蟹,一起出現的還有不少海參和海螺等,又讓趕海的人們滿載而歸,時至今日海灘上依然有不少此類的海鮮,吃貨朋友們看到這裡是不是都想住到煙台去了?

但大家可能也納悶了,為什麼煙台一帶的海域會大量出現這些海鮮呢?我國其他地方的海域為什麼沒有呢?這太奇怪了!這是什麼徵兆嗎?通常地震前會有大量小動物出現,這怕不是海里要鬧什麼大動靜吧?其實不用擔心,這種現象的形成原因主要還是天氣的變化,國慶節期間我國東部和東北部地區普遍經歷了一場大風降溫天氣,渤海和黃海海溫隨之降低,溫度上的快速變化使得這些小動物紛紛離開離開巢穴尋找新的棲息地,但是變冷的海水又使它們的活動力大大下降,而強烈的海風也使得海水的流動發生了變化,主要是海流的加強和被海風吹向岸邊,很多淺海的小動物無法抗拒被吹向沙灘的海流,於是就隨著海流被卷到了沙灘上,所以人們才能在海灘上撿到它們。

其實這種現象每年都會出現,這一帶有句俗語就是「大風之後必有大貨」,人們都知道秋季海灘上能撿到不少海鮮,但是今年的數量比較多,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還上了熱搜,那麼為什麼今年這麼多呢?可能和今年夏天的高溫天氣有關,高溫天氣會使得海溫也比較高,有利於海腸、魚蝦、蟹類、海參等的生長,使得它們的數量多了起來。

還有一個原因是近幾年煙台一帶人為投放了不少小型海洋生物,比如在2016年,煙台就向淺海中投放了大約40萬畝海腸苗,之前還設置了蝦苗蟹苗的增殖放流區,這都能增加天然海域的海鮮產量,現在來看,這也相當於是一種能免費吃海鮮的福利措施了呀。

參考資料:

《齊魯晚報》10月8日文章《煙台海腸爆發,有人一晚撈上千斤?還有瀘沽蝦隨便撿,咋回事》

《齊魯壹點》10月10日文章《成堆海腸蝦蟹湧向煙台海灘,可不單是大風刮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