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179次列車脫軌事故,背後的原因探究

官方通報:3月30日11時40分,T179次(濟南至廣州)列車運行至京廣線馬田墟至棲鳳渡站下行區區段時撞上塌方體,第二至六節車廂脫軌傾覆。事故造成1人死亡、4人重傷、123人輕傷。列車脫軌是因前方經行軌道發生小型塌方。

火車脫軌報道中,一個細節成為輿論焦點:當地村民李海平曾為此報警,但11分鐘后,他眼看著火車撞上塌方體。

時間線是這樣的:

11時29分他第一次打110報警,通話時長1分21秒,報告了老高亭司車站有滑坡體,將鐵軌埋了,當地110報警中心接到報警后,轉給了轄區派出所,高亭司鎮派出所人員稱該所確實接到過警情「永華村車站出現泥土塌方」,並將警情記錄在冊。該工作人員稱,因為換班,不知道當時值班同事是否處理或上報。這個緊急信息接下來的去向成謎。派出所不清楚是否上報或處理,而永興縣應急管理局否認接到警方通知。

11時32分,李海平騎摩托到距塌方50米處的天橋,又兩次撥打110,沒有接通。

11時34分,電話接通,他讓接警員立馬聯繫車站,停車停電。

11時38分,衡陽車務段馬田墟站信號員代恩宇收到廣州調度所電話,對方要求他馬上叫停T179次列車。

11時39分,代恩宇聯繫T179次列車,喊了很多次但無回應。

11時40分,事故發生,司機回了代恩宇一句,說「脫軌了,已經掉道了。」

目前,國家鐵路局廣州鐵路監督管理局為組長單位,郴州市人民政府為副組長單位,湖南省交通運輸廳、湖南省應急管理廳等為成員的事故調查組正在對事故原因進行調查。

官方調查意見還未出台,但是民間輿論各種聲音已經在發酵:

有批評鐵路部門的,有批評派出所的,有反思鐵路和地方排險聯動機制的,還有專家提出應該重新考慮普通列車列車編組的。還有人在問事故之後如何追責,破壞交通設施罪、過失破壞交通設施罪;玩忽職守罪;鐵路運營安全事故罪、重大責任事故罪等等。

其實,從目前了解的事故經過看,有兩個問題值得注意:

首次報警后的警情去向,是否到達鐵路部門;

廣州調度所通知了司機,但是廣州調度所是如何知道險情的?

這兩個問題,指向了兩個長期以來困擾我國鐵路行車安全的焦點:

1、能否及時排查出險情?

2、鐵路和地方聯防和反饋機制是否存在漏洞?

鐵路安全事故的防範,目前採用「人防」和「技防」相結合的方式。

人防方面,鐵路部門一是依靠內部預警,比如巡線員發現塌方,通過內部系統上報,搶修后列車安全通過;二是對接外部預警,比如和地方警務系統融合,實時收到鐵路範圍內的險情,再激活內部安全機制。

但是,對於第二種險情預警方式,長期以來,鐵路和相關地方缺乏有效協同。最為典型的問題就是,在110報警之外,鐵路部門設置自己的應急舉報電話,兩家各行其是,渠道不統一。這不僅帶來溝通和配合的障礙,一旦遇到險情,也很容易讓民眾無所適從。

本次事故的發生證明,這種接警系統要麼會偶然失效,要麼一直有缺陷。

「人防」有缺陷,那麼依靠「技防」能否防得住?

滾石、行人、動物等異物侵入鐵路限界,術語上稱為鐵路異物入侵,對異物入侵的檢測,稱為「鐵路異物入侵檢測」

「鐵路異物入侵檢測」具有突發性、無規律、不可預測等特點。鐵路入侵檢測問題成為各國鐵路運輸安全關注的熱點問題。

目前,國內外的學者對於鐵路異物侵限的檢測方法己進行了大量的研究。

檢測方法分為接觸式和非接觸式。

在國內,由於我國高速鐵路的總里程數較大,建設周期較長,所以異物檢測的方法主要以接觸式的檢測技術為主,多數線路的監測系統是由安全網構成的。

接觸式檢測可以粗略地判斷是否有異物的侵入,但是無法判斷異物的大小和位置。

非接觸式的檢測能檢測到異物的位置和大小,尤其是基於視頻監控技術的智能識別檢測方法,能更為直觀地顯示出運動目標的相關位置、大小信息,以便於人眼的辨識與觀察。

國外採用非接觸式檢測較多,但是國外的鐵路里程遠小於我國,而且沿線環境沒我們國家複雜,比如韓國,日本的非接觸式檢測技術,檢測範圍較小,一旦應用於我國的環境,技術和設備受環境干擾較大,安裝複雜且成本較高,會出現誤檢率相對較高,可靠性低等缺點。

因此,在短期內,有效的技防措施僅能覆蓋鐵路重點路段和重點線路,不能依賴技防全方位覆蓋我國線路線路的所有險情。

當前及今後的一段時期內,在技術手段沒有突破進展的情況下,我們只能優化鐵地聯防聯控機制,完善「事前」的險情報告流程,堅持社會共治,避免悲劇的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