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為什麼台灣頻繁發生高震度地震

為什麼台灣頻繁發生高震度地震? 近年來,台灣經常發生高震度地震,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諸多影響和災害。那麼,為什麼台灣頻繁發生高震度地震呢?下面從多個方面進行探討。

地理位置

台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是中國大陸與菲律賓之間的「北南斷層」和「東西斷層」相遇之地,地震頻發。同時,台灣自然環境豐富,地質構造複雜,地殼運動活躍,也是台灣易發生地震的原因之一。

板塊運動

台灣處於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相互擠壓的地理位置上,長期困擾著台灣。常年板塊運動的影響,使得破裂帶發生不斷的應力積累,並通過高強度磨擦引起斷裂活動,進而演變成地震。

歷史遺留問題

台灣地震頻發,還和台灣自己國情歷史有很大關係。台灣位於菲律賓海板塊以北,處於重要的地緣政治地位,由於歷史上不同政府對於地質資源開發等問題的爭奪,進行地下爆炸、水電建設、採礦等工程建設,大量施工破壞了地下岩石體,導致地下構造變化,長時間的工程地震推動了大量地殼應力積累,造成了後來頻繁的地震災害。

地震預警技術不足

雖然地震預警技術不斷更新升級,但是在台灣地震的時間長度和預報準確率上還需要提高,短時間內的地震無法及時有效的預警,使得地震過程可能會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帶來危險。

地震保險覆蓋率低

台灣雖然是防災齊全的地方,但是台灣地震相對頻發,但是地震保險的覆蓋率卻很小。大部分台灣民眾未進行地震保險,因此,地震帶來的財產損失難以得到有效的解決,造成經濟負擔。

建築結構不適應

不適應地震環境的建築結構,加上基礎建設和土地開發工程規劃等環節偏差,使得建築物堵塞逃生路線、樓層無縫連接等情況時常存在。也是導致台灣地震頻發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綜上所述,台灣發生高震度地震與地理位置、板塊運動、歷史遺留問題、地震預警技術不足、地震保險覆蓋率低、建築結構不適應等多方面因素有關。因此,在台灣,加強地震技術研發,提高地震預警技術和建築結構適應性、普及地震保險制度等都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