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民宿行业要归零了?也就一个城市的民宿将会消失吧!

有人说,看这情形,民宿应该凉了。

9月初,Airbnb、飞猪、去哪儿等OTA平台的北京城市民宿全部被下架了。

这一切来得突然,原本盼着十一长假,想靠着旅游高峰期挽救日常稀松客流量的城市民宿,被打得措手不及。

8月29日,北京市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规范管理短租住房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平台发布短租住房信息的经营者提交的核验资料,并表示会给予平台7天的时间,下架不合规房源。

被下架房源信息的一位北京民宿老板说,“疫情没有打倒我,却被这股不可抗力整趴下了”。

只是,戳破他们梦想的真的是这份合规化吗?并不是,在这之前,民宿已经走在危机边缘。

01

千疮百孔

这一切早有预兆。

疫情后民宿没等来春天

根据中国旅游与民宿发展协会发布的《2023年度民宿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国内民宿房源总数达300万套,房源总量增长率在25%左右。

民宿房源数量上涨,看似行业已然复苏,但这背后存在两个难以察觉的事实,一是越来越多的人正在离开民宿行业,二是,房源的上涨并没有带来入住率的大增。

数据显示,2023年订单量同比2023年全部呈现同比下降趋势,降幅最大的大研古镇损失了1/3的订单量。

图片来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并且,据天眼查数据显示,近3年民宿相关企业吊销及注销的数量为2018年846家、2023年2339家、2023年2755家,离场的民宿主也在逐年上涨。

其实,民宿的情况并不乐观,房源量的增加,很大程度是因为小体量民宿被淘汰,头部品牌趁机拿下低价的房源,扩大经营规模导致的,这一结果并不能说明民宿行业复苏。

疫情反复,民宿面临这样的环境,想要全民复苏很难。

行业乱象备受吐槽

从黑猫投诉上,能看到关于民宿的投诉高达13581条,尤其疫情之后,服务、卫生、安全等方面的投诉极多。

消费者对民宿的期待越大,体验也往往越差,而在这一因果关系中其实潜藏着很多污垢。

行业尚未形成规范,让很多商家钻了空子

在多款民宿APP上,都能找到这样挤满上下铺的群租民宿,六七十块钱就能在朝阳区东三环这样的地段租下一晚床位。在这其中,平台只是作为商家和消费者的信息桥梁,不对其安全负责,而大多数民宿都是通过电子密码锁自行办理入住。

这也就意味着从入住到退房,商家基本无需出现在整个流程之中。

那么对于入住客人的健康码查看和测温状况,则根本无人理会,但他们却能自由出入在居民区里。

除了入住客人本身造成的隐患,无需提供营业资质的个人商家自然也是游离在监管之外。

刷单习以为常

不少商家通过刷单产生点评内容,以虚假消费和虚假评价吸引消费者。甚至在其背后还形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平台和QQ群等渠道帮忙刷单,这使得消费者更难辨别真假。

02

还有活路?

乐观来看,部分民宿还有后路。

这次整顿并非针对所有民宿,只规范证件不齐全的民宿,其中受到最大打击的是住宅属性的房屋,也就是开在居民楼里的那些城市民宿。

但对他们而言,想再以民宿为生,很难。

城市民宿主想再上线,是要必须办齐六证,其中包括小区管理规约或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本栋楼內其他业主书面同意的材料,仅这一项就是不可能达成。

因为城市民宿主中很多都是租了业主房子的二房东,在小区内,被其他业主投诉开民宿扰民的案例比比皆是,想要获得这部分业主的同意,比登天还难。

但这合规化对品牌民宿并没有太大影响,品牌民宿不扰民,物业保障安全,他们成了这场清洗后的幸存者。

03

迎来新机遇

这次严厉整顿后,民宿行业将会迎来新的机遇,比如民宿合并。

其实疫情后,单体酒店在市场与资源的双重压力下,就有合并、形成民宿联盟的做法出现。比如在黄河宿集、莫干山等地都有过这种抱团取暖,效果也还不错。

并且部分商家很支持这种形式。44.08%的民宿商家表示愿意尝试或接受与其他民宿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共享同一个民宿品牌,另有16.6%的民宿主强烈表示很期待形成合力。

从长远来看,这种民宿品牌化、集群化,有利于未来民宿服务的标准化,也是解决民宿弊病、吸引更多消费者的最优解。

很多人认为,民宿的这次洗牌,将会让酒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表面上确实如此,可整个民宿的住宿供应和最终入住人数,在整个住宿市场的占比其实并不高,酒店要想彻底复苏,只依赖从民宿流入酒店的客源,并不够生存,酒店还是要看长途旅游的市场需求及消费者的消费能力的增长。

并且,民宿的客流量也不会只流到酒店,可以看到,2023年新式露营爆发,正在成为年轻群体的新选择。

总的来说,无论是民宿还是酒店,被疫情冲击的沉痛还未消失,谁也无法乐观。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