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关于泰国的佛教,你了解多少?揭秘泰国佛教的社会功能

佛教对泰国经济的影响

(一)佛教影响泰国的经济政策的制定

“佛教经济学主张将道德伦理引入到经济学里面,经济活动就应该包含在人、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当中,寻求以最小的资源消费来获得最大的满足,强调追求精神福祉。”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泰国国王普密蓬提出了一个与佛教不沉迷享乐,不苦行,平和教义中相对应的“充足经济”理念,提倡经济不应该只追求发展的速度和经济总量,要秉持中道,自给自足。对经济发展没有具体的指标,不走极端,按市场的需求来调整生产规模。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泰国每年都保持着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佛教特殊资源带动泰国的旅游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效益

泰国寺庙在泰国分布广泛,寺庙建筑,佛像雕塑,佛教绘画,佛教仪式,听僧侣念经,拜佛求签,佛教节日,佛教用品,佛教法术等佛教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泰国旅游。游客的消费给寺庙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该收益会用来修缮寺庙,改善接待场所,或进行慈善慈善活动,或用于公共建设,减少了对政府财政的依赖,还能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三)佛教影响泰国人的经济行为和工作心态

佛教主张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泰国的市场里的动物都是由一些加工厂集体宰杀后运到市场给小贩经营的,小本生意也明码标价,诚实经营,坑蒙拐骗偷的情况几乎见不到,佛教主张知足常乐,所以泰国人做事缓慢,工作时间短,对待工作的心态非常悠闲和正直。

佛教对泰国教育的影响

(一)佛教影响泰国教学方式

19世纪英国西方教育传入泰国开始代替寺庙教育,但现代教育中仍然继承了很多佛教教育的方式。例如,大学的新生一般由上一届的学生来进行管理培训,这与寺庙教育中的大弟子管理小弟子的模式相通;老师的教学不是照本宣科,更多的是提出问题,启发学生,让学生思考,这类似于僧侣们教小沙弥背诵经书,传授的佛教道德理念内容不会全部讲完,只讲启示,剩下的留给弟子去参悟;老师会手把手教授学生各种知识,带学生一起盘地而坐,念诵佛经,这与僧侣对弟子的亲身亲授,诵经传授相似。泰国现代课堂没有固定的上下课时间,只有上学和放学时间,老师可自行调整休息时间,这类似僧侣给弟子传授教义是没有时间固定的,讲解教义累了就休息一下;寺庙被认为是干净纯洁的地方,进入寺庙之前要脱掉鞋子,泰国学生进教室和老师办公室也要脱鞋。

(二)佛教影响教学内容

泰国的大学规定,大学生必须选修一门佛学课程。泰语的阅读和写作课上,期末考试,常会出现有关佛教的内容。许多学校都会建有本校自己的庙堂,供老师学生敬拜。学校对佛教教育的功能也是支持的态度,学校还会在一些节日时期会请僧侣来学校给学生讲法,传播佛教价值理念。

(三)佛教影响师生关系

泰国教师是从僧侣演变而来地位很高的职业,是纯洁高尚的,学生对老师是非常尊敬礼让的,拜师节要跪拜老师,这种严格辈分划分和佛寺的僧侣等级地位森严相似。此外,学校要求学生每天统一服装上课,在上课前要统一双手合十向老师问好,以保证老师的威严管住学生。然而对课堂内容的讨论却是开放的,师生之间关系友好,交流互动流畅,气氛活泼,师生在教育地位的平等关系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和思维的开发。

泰国拜师节

结语

佛教贯穿着整个泰国历史,深刻影响着泰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是泰国的文化标识和珍宝。随着中泰之间交流频繁,了解泰国佛教的地位和影响,有利于尊重当地宗教情感,消除误解,增进交流,了解泰国佛教文化的社会功能,还可以借鉴佛教在社会上的积极作用,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我是ChiangMai老孔,关注我,为生活点赞!

微信公众号:清迈房地产开发